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舆情 > 正文

全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推进会在德阳召开

时间:2021-03-16   作者:   来源: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近年来,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呈逐年上升之势,且有从个案向类案、串案,从普通案件向涉黑涉恶案延伸的趋势。

  

  为进一步加强对虚假诉讼的防范和打击,2020年9月7日,四川省检察院在德阳召开全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推进会。12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省级人民监督员应邀出席了会议。

  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王昱通报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情况

  会议通报了自2019年7月开展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以来,四川检察机关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的情况,总结了虚假诉讼监督专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梳理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据悉,2019年7月至今,四川省检察机关共受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415件,审查后提出监督意见390件,主要集中在确认合同效力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和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三类案件,分别为 119件、97件、69件。

  会上专题介绍了全省检察机关2019年以来

  办理的9件虚假诉讼监督重点案件

  01向某某与李某某、韩某某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2席某蓉与广西某实业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3尹某某等人与四川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系列案

  04宋某与乐山市沙湾某建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5袁某等人与宜宾市南溪区某养殖公司劳务合同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系列案

  06尹某某与赵某某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7陈某某与赵某某、许某某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8毛某均与石棉县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09熊某军与周某安合伙协议纠纷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先琼讲话

  会议针对当前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深化虚假诉讼监督专项活动、提升虚假诉讼监督质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进一步拓展案源渠道。加强对虚假诉讼案件特征的梳理,加强对公开发布的裁判文书的研判,重点选择民间借贷、劳动报酬、涉黑涉恶等虚假诉讼多发领域,重点关注同一被告涉及多起相同类型民事诉讼且快速结案、庭审缺乏对抗性的案件,并从公安机关侦办的妨害作证、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等罪案中去发现、挖掘案件线索。依托“智慧民事”平台等路径多渠道收集监督线索,完善线索统一管理、动态管理,以及交办线索反馈机制。

  二是进一步淬炼监督能力。要强化证据意识,在深入阅卷、精细审查、吃透案情的基础上,精心拟制调查提纲和方案,依法、规范、高质量地开展调查,制作好询问笔录,尤其对案件的关键情节、关键细节进行真实客观反映,确保调查核实工作的质量。

  三是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要严把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关,以高水准的办案质量提升人民法院对监督意见的采纳率。要强化个案监督指导,对重点案件上级检察院要进行跟进式业务指导。注意结合办案监督虚假诉讼案件背后的深层次违法问题,力争在专项活动的下半场办理一批典型案、精品案。

  四是着力构建一体化办案机制。针对基层院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三合一”,办案力量捉襟见肘的客观情况,对重大、复杂的虚假诉讼线索,要按照最高检《关于规范上级人民检察院统一调用辖区检察人员办理案件工作的通知》要求,统一调配使用辖区内的民事检察办案力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五是努力构造合力惩治虚假诉讼的工作格局。对涉嫌虚假诉讼犯罪的案件,商请公安机关在协助查找、配合询问涉案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健全与刑事侦查程序的衔接配合机制,在移送相关罪案线索之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办工作。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的学习,深入研究虚假诉讼的界定和司法裁判标准,适时与人民法院沟通。

  会议组织了分组讨论,参会人员围绕如何有效深入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工作,积极踊跃发言。

  会议强调,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既是加强民事裁判结果监督的重要抓手,也是做强民事检察新的硬核增长点。四川省检察机关要以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担当精神,按照最高检部署,打出监督 “组合拳”,不打折扣、不留盲区,力争办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效果好的精品案件。

  应邀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亮点突出,并对四川省检察机关的虚假诉讼监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 赵 萍

  希望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虚假诉讼与个人诚信及行业禁入等惩治机制的衔接,从源头上遏制虚假诉讼的发生,以此次推进会为动力,持续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营造诚信诉讼的良好环境。

  省政协委员、四川天天律师事务所主任何敏

  建议检察机关加大研究和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虚假诉讼的警惕性,让全社会关注、约束和举报虚假诉讼,在严厉打击下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