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舆情 > 正文

“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延续红色根脉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平安西藏媒体巡礼”系列报道之五

  

  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区出发,记者一行沿着雅砻河谷一路向南,经过片片青稞田。不久,一座藏式牌楼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1959年6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藏民主改革,从克松村拉开序幕。同年12月,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克松村成立。

  

  走进克松村,以红白传统色调为主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陈列馆庄严矗立,旁边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藏式土坯房——克松村党支部旧址。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建筑,墙体由一块块土坯砌成。它见证了雪域高原上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新家园的光辉历程,却难敌岁月侵蚀。

  

  2024年4月,山南市乃东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摸排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线索时发现,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维护,克松村党支部旧址存在房屋渗漏、墙体塌陷损毁等情形,亟须修缮保护。“文物不会说话,但检察官可以为文物保护发声。”乃东区检察院检察官盛芳告诉记者。

  

  乃东区检察院立即成立办案组,联系当地党史专家等一同前往克松村党支部旧址走访调查,现场勘验固定相关证据后,向有关文物保护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紧急修缮、清理杂物、长效管护等整改建议。

  

  相关单位立即专题研究部署,进行实地查看,启动修缮工程——制作展柜,对克松村党支部旧址内的物件进行分类保管;分析旧址受损情况,改善屋面防水;安装消防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不到两周时间,乃东区检察院就收到有关部门的整改回复。“我们对克松村党支部旧址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发现其已恢复历史原貌,陈列展品井然有序。”盛芳说。

  

  


  

  修缮前后对比图

  

  6月8日,当记者跟随承办检察官来到克松村党支部旧址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时,见到一位当地村民。“以前,这座老房子经常漏雨,经过修缮,现在的情况好多了。”他告诉记者。

  

  克松村党支部旧址、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在山南,每一处红色遗址、红色文物,仿佛都是凝固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创造美好生活的见证。

  

  “依法打击破坏、侵占红色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护红色资源,修缮濒危遗迹,推动数字化保护,是我们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山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蒋光全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院加强与文物行政等部门的协作,合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子孙后代守护珍贵的“历史教科书”。

  

  克松村党支部旧址焕发新生,在一些克松村的村民内心,不仅意味着一方空间的物理修缮,更是克松人引以为傲的红色根脉的延续。

  


原文链接:http://www.xz.jcy.gov.cn/jwgk/zjdt/202506/t20250616_69988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