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法治 > 正文

买套餐送盲盒,套路营销太离谱

时间:2022-01-14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检察网  

  

  1月12日,“中消协评肯德基盲盒”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近日,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及社会广泛关注。据中消协介绍,按照这款盲盒套餐的销售规则,要想集齐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购买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为此,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还有消费者为“求娃”而购买“代吃”服务,雇人代买代吃套餐而获得盲盒,甚至不排除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

  买套餐送盲盒,这波营销着实吸引了一批“求娃”心切的消费者。但一掷万元买百份套餐背后暴露出的问题确有不少,值得深思。

  首先,限量款盲盒产生的“饥饿效应”确实容易引导过度消费,增加浪费粮食等不良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中消协的提醒切中要害。

  有人也许会说,东西吃不完可以分给别人吃,未必一定要扔掉浪费呀?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另一种现象却不容忽视:敏锐的“中间商”早已嗅到暴利的“气味”,盲盒倒卖、为求一“娃”雇人代买代吃等“次生市场”迅速出现并不断扩大。“羊毛出在羊身上”,归根结底,这种无序竞争和牟取暴利的代价最终还是消费者来埋单。

  品牌联名是常见的营销方式,正当的营销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回归事件本身,虽然商家的策略聪明而有趣,但细想之下,这种设计并不“本分”,其合法性、正当性似也存在一定缺陷。

  盲盒作为食品套餐的附属品或赠品的形式存在,不仅是整套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这款爆火产品的重要促销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如上所言,作为同一款产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不管是食品还是赠品,商家都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告知,否则就有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嫌疑。目前来看,“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这一信息是中消协经调查得知,并不是商家主动提供。不得不说这种促销“套路”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并不相吻合。

  背离产品本身的营销犹如“泡沫”,遇风便破。从商家的长远利益来看,他们也应将更多的“聪明才智”聚焦于产品本身,集中在提升质量、保证安全、降低价格或提升服务品质的“主业”上来,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爆款”产品。


原文链接:http://www.jsjc.gov.cn/shzs/fzzc/202201/t20220113_13338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