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业务 > 正文

新疆:实质性化解17年之久行政争议案,助老人拿到拆迁补偿款

时间:2022-01-14   作者:佚名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收到一面来自群众的锦旗,金色的“为群众排忧解难 做人民满意公仆”大字背后,不仅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更代表着群众对检察院的信任与肯定。

  17年的恩怨纠结,在检察机关的跟进监督中,得到实质性化解,老人满意地拿到了房屋拆迁补偿款……

  时间还要回到2005年,在旧城改造工程中,拆迁办在未与老人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拆除了其房屋及院落,未领取到补偿安置款的老人,也踏上了长达十余年的信访之路。

  2016年2月2日,老人及三个儿子向所在地的中级法院提起诉讼,因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被裁定驳回。法院终审和再审均以同样理由裁定驳回了诉讼请求。

  无奈之下,老人于2020年5月向自治区检察院申请监督。

  通过对卷宗材料的审查,承办检察官认为,法院对法定起诉期限已过的事实认定正确,法律适用并无不当,不存在法定监督情形。然而,强拆老人拥有合法产权证房屋未予补偿安置的行政行为存在违法,老人诉求具有合理性。检察官意识到,该案存在行政争议化解的可能,遂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永君作了详细汇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必须竭尽全力去办!”

  得到主要领导的批示,第七检察部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相关化解工作。随之,向当地政府发出检察建议书,针对老人房屋被强制拆除至今未得到安置补偿的违法行政行为,建议依法对老人进行安置补偿。当地政府表示,相关部门将对案件进行调查,待收集齐全征收补偿协议、土地证等基础资料后,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为了加快案件的办理进度,2021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金利岷主持召开案件协调会,向当地政府出示前期调查核实的用以证明补偿标准的询问笔录、房产评估报告等证据,当地政府同意按照2005年的房产评估报告为补偿标准。

  然而,这与老人的补偿安置期待相差甚远,化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法院认定起诉期限已过的事实并无不当;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拆迁办2005年委托评估机构评估的补偿标准也并无不当;申请人不及时领取补偿安置费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也有过错。

  怎么办?僵局如何才能破解?

  “问题必须解决,恩怨纠结必须化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主要领导再次批示。

  承办检察官继续开展反复的沟通、协调、磋商……再次发出检察建议跟进监督。

  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终于达成了补偿协议,确定依照2005年房产评估报告为补偿标准并加算同期银行利息的补偿方案。

  2021年12月24日,双方签署补偿协议。2022年1月10日,申请人拿到补偿款141257元,这起长达17年的行政争议案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原标题:17年之久,老人终于拿到了拆迁补偿款……)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201/t20220112_5415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