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监督赋能冬枣产业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5-09-28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眼下,峨山县太格果业鱼塘种植基地里青红相间的果实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数十名工人穿梭林间,娴熟地将冬枣采摘、入筐、装车,一气呵成。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两年前曾经是闲置低产的“老大难”。
此前,这里3700余亩土地或被闲置或低产利用,种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冬枣因为技术滞后、管理粗放,年收入仅百万元。为盘活资源,2023年底,大龙潭乡引进云南太格果业有限公司,打造冬枣和早熟橘种植基地。
项目推进初期,从土地流转的细节纠纷到农业设施建设的审批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针对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县纪委监委主动作为,强化“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下沉式”精准监督,以“零距离”座谈方式与农户、企业开展靶向交流,运用“民情手记”详实记录产业培育中的痛点堵点,通过“问题台账—分类梳理—整改销号”闭环机制,形成了动态整治清单。
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监督的“探头”对准产业发展的第一线和农民增收的最前沿,当好乡村振兴的“护航员”和群众利益的“守护者”。一方面,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政策答疑宣讲会,为农户答疑解惑,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同时,紧盯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通过不定期抽查和直达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跟踪。此外,以“监督+服务”护航企业产销全链条,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前置质量安全检测,对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开展常态化抽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开辟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乡纪委设立营商环境廉情服务点,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我们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切切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便利,能够让我们安心搞好生产。”基地负责人罗兆荣说到。该县在协助企业拓宽基地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土地规范流转、提供就近就业等方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在这里干活挺好的!”正在采摘冬枣的烂泥塘下村村民潘树英擦了擦汗,笑着说,“我们自己开车来,公司还给报销油钱,每天工作8小时就有120块,收入稳定还能顾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今,通过土地改造提升、扩大开发范围、引进现代农业设施等一系列举措,这片土地已成为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预计年产冬枣800余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同时,提供长期岗位50个,长期工年收入可达7至9万元。(罗俊 杨蓉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0910/1415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28省检察院召开2024年度总...
- 2025-09-28省检察院召开机关老干部迎新...
- 2025-09-28省检察院召开“依法履行法律...
- 2025-09-28省检察院召开“加强行刑反向...
- 2025-09-28以听促学 以评代教 “推门...
- 2025-09-28滁州明光:推动AI助手应用...
- 2025-09-28从“办案能手”到“AI导师...
- 2025-09-28镜头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