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以案件化办理和管理为引擎 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核心职能,如何让这项职能从 “办事模式” 向 “办案模式” 跨越,实现规范化、精准化、刚性化提升? 2023年10月以来,西宁市检察机关深耕重大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通过高位部署、机制创新、数字赋能,交出了“西宁答卷”。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已对1742件监督事项开展案件化办理和管理,实现省院规定的8类案件全覆盖,推动法律监督工作迈入质效双升的新阶段。
高位统筹:以制度创新夯实案件化办理根基
作为全省试点单位,西宁检察将重大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列为 “一把手” 工程,以“顶层设计+基层探索” 双向发力,筑牢工作基石。
三级联动聚合力。全市两级院党组将案件化办理和管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由检察长牵头的专项领导小组,形成 “党组统筹、专班推进、全员参与” 的工作格局。西宁市检察院印发《实施办法》,细化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明确从线索受理到结案归档的全流程标准,确保试点工作 “蹄疾步稳”。
理论实践深融合。城中区检察院借助 “浪花微蓝” 检察沙龙,邀请高校学者、公检法同仁共商案件化办理路径;西宁市检察院定期召开调度会,提出 “办理一批重点案件、建立一批管用制度、挖掘一批典型案例” 的 “三个一批” 目标,推动工作从 “试点探索” 向 “规范运行” 升级。
深耕细作:以全流程规范推动监督事项 “办案化” 转型
“以往监督可能是‘一纸建议’,现在要像办刑事案件一样,有立案、调查、结论、归档,每一步都经得起检验。” 这是西宁检察干警对案件化办理的直观感受。通过将 “办事思维” 转变为 “办案思维”,全市法律监督工作实现了从 “粗放式” 向 “精细化” 的跨越。
案件办理全覆盖。1742件监督事项中,涵盖省检察院规定的全部 8 类监督事项,通过对监督事项的案件化办理和管理,制发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采纳率达100%,移送的内部监督线索成案率达100%,初步形成 “法定+探索” 的多元监督格局。
流程规范严把关。从线索受理到结案归档,每个环节都有“硬标准”:西宁市检察院案管办联合业务部门成立评选小组,对60件卷宗的文书规范性、装订标准等严格审查,评选出8件优秀卷宗;所有案件均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全程留痕,实现 “启动规范、调查完善、证据健全、档案齐全”。
典型引领强示范。全市检察机关始终注重积极培育典型案例,在省检察院举办的全省检察机关重大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典型案例讲评活动中,西宁市有7件典型案例入选讲评活动,最终有4件案例获评全省十个精品案例,实现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的效果。
创新赋能:以数字检察与协同联动拓宽监督路径
“大数据让监督更敏锐,协作配合让监督更有力。”西宁检察将数字技术与协同机制作为案件化办理的“左右翼”,不断拓宽监督线索来源,提升监督精准度。
数字赋能提效增速。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监督事项从受理到归档的全流程线上办理,系统自动预警文书不规范、流程超期等问题;通过大数据碰撞分析,挖掘行刑反向衔接线索 416 件,让“数据跑路” 替代“人工排查”,提升线索发现效率。
内外联动形成合力。内部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线索移送—专人办理—结果反馈” 闭环机制;外部深化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联席会议等平台,全年提前介入案件578件,推动侦查活动监督232件,形成“监督—协作—共赢” 的良性互动。
原文链接:http://www.qh.jcy.gov.cn/c/www/wwwdfdt/6406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15樟木桥安全了——政检企联动...
- 2025-09-15铸魂砺能启新程——湖南省检...
- 2025-09-15湖南行政检察工作在全国会议...
- 2025-09-15宫鸣在湖南调研时强调:深入...
- 2025-09-15湖南省第二期监检法同堂培训...
- 2025-09-15一纸信任越千里
- 2025-09-15以严实作风纠治违规吃喝歪风...
- 2025-09-15让民心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