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司法救助之光 照见“检察为民”温度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8月26日、9月5日,海南州检察院分别为3名刑事案件被害人上门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彰显了检察为民温度。截止目前,海南州两级检察机关为40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95.8万元。
今年以来,海南州两级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依法能动履行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积极推进司法救助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机融合,大力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广度、力度和温度。一是依托专项活动,强化线索筛查。海南州检察机关深入拓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及“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加强案源线索筛查,在司法救助案件报送、审核审批、发放等环节切实提升救助质效。今年救助困难妇女24人,发放救助金66.4万元;救助未成年人18人,发放救助金41.9万元,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权益,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二是坚持能动履职,创新救助模式。与民政、妇联、残联等单位构建“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联动机制,形成“资金+物资+政策+医疗”的帮扶体系。针对辍学儿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实现检察履职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如,同德县检察院办理的1件14人司法救助案件,同德县检察院牵头召开司法救助工作联动协调会,联合县教育局、民政局、妇联、关工委、唐谷镇政府等8家单位共商救助协作机制,着力构建“检察牵头、多方参与、精准施策”的救助工作新格局,司法救助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为因案致贫群众撑起了检护民生的“关爱伞”。三是强化部门协作,精准处置线索。加强与内部各业务部门及外部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救助。如,贵南县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控申部门加强与刑事检察部门的沟通联系,使被害人及时得到资金救助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阴影,恢复身心健康,回归正常生活。四是运用数字模型,筛查救助线索。通过对海量案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精准筛选出符合救助案件的线索4条,对判决执行情况、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损害后果等多维度信息综合评估,符合受理条件,已办理并向申请人发放救助金4件4人。
原文链接:http://www.qh.jcy.gov.cn/c/www/wwwdfdt/64549.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义诊下乡暖民心 驻村帮扶见实效
下一篇:城中:“检”守舌尖,“益”路同行
最新信息
- 2025-09-15樟木桥安全了——政检企联动...
- 2025-09-15铸魂砺能启新程——湖南省检...
- 2025-09-15湖南行政检察工作在全国会议...
- 2025-09-15宫鸣在湖南调研时强调:深入...
- 2025-09-15湖南省第二期监检法同堂培训...
- 2025-09-15一纸信任越千里
- 2025-09-15以严实作风纠治违规吃喝歪风...
- 2025-09-15让民心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