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经济”应当扎紧“监管帐篷”
时间:2022-05-07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检察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远途旅行受限,露营受到热捧。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与露营有关的照片、笔记等纷纷刷屏。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跟上,比如部分露营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卫生间修建、明火烧烤等问题引发关注。此外,帐篷搭建、户外防护、应急管理等知识也未得到普及。
随着“露营”成为旅游新风口,不但开辟出“露营旅游”新市场,也催生出“露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根据携程《春季出行趋势报告》,近期携程站内露营产品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80%。
这意味着,我国“露营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与增长空间。“露营经济”火爆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譬如,很多景点并不具备“露营”条件,部分露营地的规模和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再如,有人为了“逃避”露营地的相关费用,选择在风景不错的地方随意停放房车,或是在禁止“露营”的公园绿地、海滨草坪露营,不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影响到旅游体验以及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对于“露营”如何监管问题,有些地方已开始摸索。湖州市出台了《湖州市露营营地景区化建设和服务标准》等4个文件,对露营营地的建设标准、安全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上海市出台了《经营性帐篷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对帐篷营地的经营基本条件、营地建设和游客的基本服务、特色服务、配套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
当然,“露营经济”要想告别“野蛮生长”,逐渐步入正轨,国家层面也需做出顶层制度设计,扎紧“监管帐篷”。一方面,要完善“露营”行业评定标准,建立分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制定天气和特殊环境的预警机制,为露营人员提供露营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同时,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让“露营经济”沿着法律的轨道一路前行。
原文链接:http://www.jsjc.gov.cn/shzs/fzzc/202205/t20220507_13834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为良法善治注入“红色暖流”
下一篇:年轻人自嘲“乙里乙气”,有解吗?
最新信息
- 2022-05-07检察日报社评丨为书写美丽西...
- 2022-05-07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动建设人...
- 2022-05-07小卡片有啥“魔力” 暑期未...
- 2022-05-07不起诉≠不处罚 泗阳检察“...
- 2022-05-07积极探索创新 海安市检察院...
- 2022-05-07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为未成年...
- 2022-05-07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检察院推进...
- 2022-05-07这场培训既解渴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