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语清风丨虚己之心需常有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庄子》上讲,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内心虚静、不将自己看得过重,就不会为外物束缚,从而在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样就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他。此句启示人们,不管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还是读书求知、干事创业,始终保持一颗虚己之心,方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虚己者,进德之基。虚己是指谦虚谨慎、自警自律、恭敬处事,强调在修养过程中主动放低姿态,通过外界反馈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虚己”二字,蕴含深邃的修养智慧,既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养方法,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境界。《韩诗外传》里有句话:“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君子虽然德行高尚,但总是保持谦虚,虚心向人学习。虚己是主动放空自己,让人学会取舍,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也让人学会容人,以虚怀若谷的境界待人,以谦卑的涵养和胸怀对事。
虚己待人,于人于己都有大益。东晋思想家葛洪曾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人际交往中,一个勤恳、勤快又谦逊、谦恭的人,会有很多人愿意亲近他。因为虚己者不以己度人,懂得欣赏他人的光芒,这种真诚的容纳,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既利人,亦利己。自古以来,谦言者多助,谦下者众服,谦退者无祸,无数先贤因谦虚待人而受益终身。孔子博学多识,仍始终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待人。曾国藩认为,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这种谦虚的态度帮助其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虚己受教,以空杯心态汲取知识和智慧,方能不断吐故纳新。虚己可以让人接纳新事物,相当于腾空了屋子,装更多或更新的东西,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唐代诗人白居易,每作一诗,必读与老妪听,解则录之,不解则改之。梅兰芳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听到老者说“不好”,就将老人请到家中虚心请教,最终得到上楼和下楼的台步应为“上七步下八步”的点拨。谦虚的人,就像稻穗,越成熟,越是垂首低头。能够放低身段、见贤思齐,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体现了他们虚己受教的宽广胸襟。
谦虚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品质。董必武到了晚年仍以“学习当如卒过河”自勉;陈毅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时以“绠短汲深”表达履职的清醒认知;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却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谦虚其心,宏大其量。”对党员干部而言,常怀虚己之心,能够避免自身因骄傲而变得膨胀、傲慢,有助于个人成长进步,也有利于干群关系融洽和工作推进。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摒弃不良心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标杆,努力锤炼真本领、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yw/202509/t20250911_886012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15王宁王予波在医师节到来之际...
- 2025-09-15王宁王予波与北京大学校长龚...
- 2025-09-15 省政府省政协国经中心在昆...
- 2025-09-15王宁在曲靖市调研强调 在城...
- 2025-09-15王予波与所在党支部党员共同...
- 2025-09-15 全省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
- 2025-09-15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
- 2025-09-15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