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过期药到一位环卫工的安全 连云港检察建议如何精准破解治理难题
时间:2025-09-04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法治报
一盒小小的过期药,能撬动多大的社会治理变革?江苏省连云港市检察院用一份获评“全国优秀”的检察建议给出了答案:药店设立回收点,建立起“群众—药店—专业机构”的规范化回收链条,更推动全省相继开展过期药品回收专项行动,陆续新增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位300余个。这不是孤例——从危废跨境倾倒到“顺风车”非法营运,从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到涉外法律服务,一批社会治理的“硬骨头”正在通过检察建议这根“法治杠杆”被有效撬动。
近年来,连云港检察机关聚焦精准选题、规范制发、刚性约束三大关键环节,推动检察建议从“文书”向“治理”跃升,以高质量的“检察良方”服务高水平社会治理。
让检察建议贴着民心走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检察建议不能“撒胡椒面”。连云港检察机关确立“党委关注、群众关心、治理关联”三大标准,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聚焦于治理的关键处。
“先由清洗一体化车辆将机动车道上的垃圾冲到马路两侧,我们再进行清扫,安全多了!”近日,东海县检察院对环卫工人安全作业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一名环卫工人说。
2024年5月,该院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时,注意到被害人环卫工人的身份,敏锐捕捉到案件背后的系统性风险。检察官立即对近三年涉环卫工人交通肇事案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大多数案件因环卫工人在机动车道作业,或者于凌晨四五点光线昏暗时工作而发生。
“橙色身影”的安全谁来守护?检察机关迅速行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了全县范围内的环卫工人安全作业专项整治活动,规范作业流程、加强机械化设施配备、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改变悄然发生,“城市美容师”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好的守护。
这份检察建议也获评2024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从百姓急难愁盼里找方向,让检察建议写满民意。数据显示,近两年该市检察机关制发涉民生领域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占比34.7%,这样的精准选题,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检有所应”。
把检察建议做成“精品案”
在连云港,一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诞生,要过“四关”:承办人带着案卷“过堂”,部门负责人逐条审核,分管院领导或检察官联席会议复审,最后由检察长“终审”。这样的“较真”,是连云港检察机关对待检察建议的常态。
2023年,连云港市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社区时发现,由于缺乏家庭过期药品分类集中回收渠道,居民家中的过期药品实际上并未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而是被随意丢弃。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隐形杀手”。
在这份针对过期药品回收问题的检察建议形成之前,检察官的脚步早已遍布全市各大药店、医院、社区及危废处理企业,两次主动上门征求市场监管部门意见,三次召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行政单位开展座谈,建议文本反复打磨十余稿。“建议中指出的88.6%的家庭有盲目购药现象、94.3%的人群选择随意丢弃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危废垃圾销毁费用为6000元/吨等数据,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扎实取证、调查和层层把关。”承办检察官说。
当这份检察建议送达市场监管部门,立刻引发了专项整治。对37家过度促销的药店进行约谈、63个“永不过时”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8.6吨过期药品进行无害化处理……而这份检察机关也获评2023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领导带头,更是成了连云港检察机关的一项“硬规矩”。市检察院明确规定重点建议须由院领导包案办理。近两年来,由领导直接承办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占比达23.7%。无论是获评全国优秀的过期药品回收检察建议,还是规范涉外旅行社经营、促进二手车循环产业发展等重磅建议,背后都有检察长带头调研、主动协调、直接送达的身影。
以求极致的精神案件化办理保障检察建议质量。近年来,连云港检察机关2份检察建议获评全国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0余份入选省级优秀或专刊,“七巧板”社会治理工作获评全省十佳检察文化品牌。
让每份建议都落地有声
“整改得怎么样,咱们去现场看看。”今年8月初,灌云县检察院联合人大代表,来到某镇辖区内的河道,回访“房前屋后”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3月初,该镇因河道内及河道边存在大量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被制发检察建议,如今建立了“村集体收益民生导向”机制,将村集体收益的30%投入人居环境整治。“房前屋后整洁多了,空气质量也更好了,我们住着更舒心了!”村民们的感慨,道出了检察建议的“刚性”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制度的保障。在连云港,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已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全市两级检察院均推动同级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议(规定),定期报告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情况,借助人大监督威力推动整改。
“不是发出去就完事,而是要盯着改、改到位”,连云港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李佳杰坦言,“我们追求的是被建议单位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为了防止“一发了之”。市检察院每季度对两级院检察建议制发情况进行督察,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常态化开展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防止以书面回复代替实际整改落实,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办复”水平。
从东海之滨到云台山下,连云港检察机关用一份份高质效的检察建议,编织起社会治理的“防护网”。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贵在以检察‘小良方’助力社会问题‘大治理’。”连云港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建明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质效,努力让每一份检察建议都成为法治样本、治理良方,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检察智慧。
编辑:刘雨霏
最新信息
- 2025-09-04苏北抗敌和平会议纪念碑原址...
- 2025-09-04从一粒过期药到一位环卫工的...
- 2025-09-04买家用AI做“毁损图”申请...
- 2025-09-04出借银行卡帮别人转账就能获...
- 2025-09-04让历史“活”过来 苏州检察...
- 2025-09-04实战历练 观摩学习 精准评...
- 2025-09-04精准阻止“蛀虫”侵蚀 常州...
- 2025-09-04湖北召开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