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内参 > 正文

以专业守护和大爱之心为西藏孩子撑起法治晴空

时间:2021-10-19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以专业守护和大爱之心

  为西藏孩子撑起法治晴空

  ——西藏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半年综述

  

  

  2021年1-6月,全区检察机关紧紧围绕西藏工作大局,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以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未成年人“两法”、《民法典》和“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推动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业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质效,以高质量自身发展为西藏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打击与保护双向发力

  切实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扎紧篱笆

  

  一方面,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性侵、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今年上半年,全区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2件76人,受理审查起诉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0件74人。在一起故意杀害未成年人的再审案件中,检察机关发现原判决量刑畸轻,经出庭支持公诉,再审判决量刑从有期徒刑12年改判为无期徒刑。

  

  另一方面,加大对罪错未成年人特殊帮教工作力度,落实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特别程序要求,最大限度教育挽救罪错未成年人。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犯罪少捕慎诉原则,未成年人犯罪不批准逮捕28人,不捕率56%,高于全区整体刑事案件不捕率1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10人,召开不起诉和附件条不起诉不公开听证会8次,不诉率31.3%,高于全区整体刑事案件不诉率15.3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5件5人,同比上升25%;未成年人犯罪起诉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36件42人,占案件总数的85%,高于全区刑事案件认罪认罚整体比例。在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要求,对移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社会调查42次,委托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14次,听取犯罪嫌疑人律师意见61次,对“问题少年”开展临界预防和司法训诫7次,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疏导41次。监督立案2件,向侦查机关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2份。开展被害未成年人司法救助3人,落实司法救助金21万余元。

  

  深化检察制度改革

  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专业化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检察机关在全区三级检察机关配备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和专业办案组的基础上,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要求,于今年4月开始,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刑罚执行监督检察业务全部统一集中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办理,形成了检察机关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内部“小检察院”。

  在涉未成年人民事权利保护监督方面:全区三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监督案件7件,支持起诉为未成年人争取抚养费1件2人,支持起诉撤销不合格监护人监护权2件2人,跟踪监督落实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案件13件,协调就业就学等生活安置10人。

  在涉未成年人公益保护监督方面:全区三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41件,针对学校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学校附近交通安全警示标识及学生出入安全、商铺向未成年人随意出售香烟电子烟、网吧及商业宾馆违规向未成年人随意开放等问题,分别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0份,发出类案检察建议4份,磋商结案12件,召开涉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和食品处理公开听证会2次。

  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执行监督方面:全区三级检察机关共开展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17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10人,未成年人看守所关押检察监督27人,针对社区矫正不规范和看守所混关混押等问题,提出书面整改建议2次。

  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的集中统一办理,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标志着检察机关的少年司法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新时期。

  

  打造特色未检工作品牌

  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两法”

  宣传教育活动

  

  以贯彻落实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抓手,持续升级“灯塔”“蓝天”“格桑梅朵”“雪莲花”“卓·吉未检工作室”等特色未检工作品牌。新建5个普法宣讲工作团体,全区82名检察长、253名检察官担任全区174所各级各类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办法治讲堂210余场 ,覆盖师生、家长8.1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5万余份,制作少年维权公益宣传片5部。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制定以遏制那曲“打狗”恶俗掩盖非法性侵实质为主题的专项宣传工作方案,数十名未检干警利用虫草采挖季赴多个采挖点集中开展预防犯罪宣传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针对昌都反血亲复仇专项宣教工作方案,遏制世代复仇习俗恶性循环,有效促进市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督促学校、家长和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职、正确履职,通过开展亲职教育、制发“督促监护令”等手段,督促“问题学生”和“边沿少年”家长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精准帮教“问题学生”和“边沿少年”,对边沿少年采取司法训诫、“临界教育”等分级干预措施,通过和问题孩子学习在一起、和学校教育在一起、和家长抚育在一起、和社会关爱在一起“四个在一起”等感化帮教,让8名问题学生和边沿少年顺利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

  

  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高效联动。近年来,检察机关与共青团、妇联组织建立了良性的沟通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签署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协议》,挂牌设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单位1个。今年,检察机关还从团委、妇联组织中选任264名工作经验丰富、素质较高、富有爱心的工作人员担任合适成年人,建立了全区首个未检工作合适成年人信息库。为对涉案未成年人及时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疏导,检察机关与西藏心理学人才协会共同建立了全区首个未检工作心理咨询人才信息库,选任27名具有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或者同等从业资格、熟悉未成年人心理和有关法律法规等专门知识的人员担任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师。为全面、综合保护涉案未成年人权益,避免因多次询问给被害未成年人造成心理上的“二次伤害”,检察机关与民政和卫生健康部门一道,在拉萨建成了全区首个“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此外,一些基层检察院还与相关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支持起诉工作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民事权益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的实施办法》等工作机制,不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半年来,西藏未检干警以专业守护和大爱之心为西藏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法治晴空,多名未检干警受到国家级、自治区级表彰奖励,一名未检干警当选为2021年6月全国“平安英雄”。下一步,全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驰而不息为保护好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检察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xz.jcy.gov.cn/jwgk/zjdt/202108/t20210811_33388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