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会议 > 正文

红河州擦亮监督“探头” 守护千年哈尼梯田

时间:2023-11-11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温暖的民宿、古老的村落、如诗的风景,这段哈尼梯田的旅途让我感觉舒心、放松,吃住玩的价格都很合理,我们打算春节和家人再来一趟,看看冬季的梯田。”

  “参与稻花鱼丰收节活动,到现场与哈尼人民一同见证丰收的喜悦,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尼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又让我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游客对梯田之旅的好评,是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取得实效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红河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守护“活态”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作为政治监督“护航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聚焦哈尼梯田生态环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两山”转化等方面,紧扣责任落实、保护管理、资金使用、制度执行等重点环节,擦亮监督“探头”,靶向发力,守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活化石”。

  围绕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发展”主线,红河州深化运用“2+1+1”监督联动机制和派驻机构驻点监督、监督检查室一对一督办等监督机制,由州纪委监委联系元阳县、红河县的监督检查室牵头,相关派驻机构及县纪委监委联动配合,紧盯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署是否到位以及项目推进、资金使用、遗产要素修复、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区群众增收等领域,对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文化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坚决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

  同时,该州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作为相关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督促县(市)和州级职能部门落实《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采取“点对点”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州级到户的6级管理责任机制,切实将哈尼梯田保护利用责任扛在肩上。

  此外,对64个传统村落、4504幢传统民居进行修缮,1603幢传统民居实行挂牌保护,阿者科村、箐口村等6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区,每亩综合产值达5000余元,惠及50000余户农户,打造《哈尼古歌》系列文化品牌……在全州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一系列哈尼梯田保护、开发、利用的措施陆续进行。

  “守护哈尼梯田就是守好我们的‘责任田’。”红河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持续提高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提供坚强保障。(周笑延)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3/yunlingyaowen_1110/1244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