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务保障 > 正文

辽宁大连:不断拓展数字检察监督路径

时间:2023-05-0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如何从个案办理中精准找出类案监督关键点,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2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法律监督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汇聚、聚焦数据模型研发应用,从“非羁押智能监管系统”全域运行到“全流程刑事审判监督综合研判模型”等一系列数据模型的孵化应用,不断拓展数字检察监督路径,以应用数字赋能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2月,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在核查蒋某某贩卖毒品一案中发现,其曾因非法持有枪支罪于2016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在2021年蒋某某贩卖毒品一案的判决中,并未记载其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前科情况,导致累犯的法定情节未予认定,存在量刑畸轻的情况。考虑到毒品、盗窃等犯罪再犯可能性较大、跨区域犯罪异地审判等因素,承办检察官认为此类案件遗漏前科可能绝非个案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市检察院重罪检察部着手构建“遗漏前科错误判决类案监督模型”,系统梳理遗漏前科类案监督线索。

  依靠大连市检察院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撑,在辽宁省检察院数字办业务指导下,经过要素提取、关联分析,今年3月,“遗漏前科错误判决类案监督模型”正式上线,共碰撞判决信息8万余条,筛查监督线索200余条。筛查过程中,检察官不断拓展监督视角,在原有遗漏前科监督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刑错误判决等70余条监督规则,同时与技术团队沟通实现OCR文字识别功能,将原有监督模型升级为“全流程刑事审判监督综合研判模型”,通过对判决内容的识别、加工,生成诈骗、盗窃等罪名的量刑数据库,既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又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权威性。目前,该模型已筛查监督线索1800余条,大连两级检察机关联动排查,现已查实24份判决书存在遗漏前科、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况,已通过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式进行法律监督。

  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依托,大连检察机关深入研究数字检察的本质内涵和运行路径,以小切口为突破点,努力构建“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目前已经开展“‘向未来’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程序法律监督模型”“破产领域虚假劳动债权申报类案监督模型”等多个数据模型启动设计、孵化工作,遵循“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一批数据模型应用效能逐步显现,大数据赋能检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此外,大连检察机关通过设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全市数字检察“一本账”、召开数字办周例会等方式,在构建监督模型、培养监督人才、营造监督氛围方面一体规划,持续在释放科技赋能检察效能上谋划布局,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在数字检察工作中全面发力,努力呈现大连地区数字检察的集成效应。

  (记者张国强 通讯员刘艳霞)

  (原标题:应用数字赋能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大连检察机关不断拓展数字检察监督路径)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304/t20230422_61208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