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公车回归公用本色
时间:2022-12-06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一场大雪后,寒气笼罩江南。逐水而居的小城车水马龙,烟火气旺。
12月1日下午5点半,浙江省嘉善县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建行政办的驾驶员曹师傅再次查看了手机上的“浙政钉”办公软件,确认并无新的出车任务后,将公车钥匙放回固定抽屉,又从办公桌上拿起自家车钥匙,准备下班回家。
曹师傅今年40岁,已有10年的“公车驾龄”。自2012年8月进入嘉善某国企成为驾驶员后,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在方向盘与车轮之间“打转”。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有些地方公车是可以开回自己家的。”曹师傅说,“出车回来晚了,就直接把公车开回家过夜,当时也没觉出不妥当。”据曹师傅回忆,以前的公车,车辆加油“随需随加”,什么时候需要维修“全靠经验”,开“顺风车”“人情车”现象时有发生,“确实不够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公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施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行为,严肃查处发生在“车轮上”的违纪违法问题。
随着“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私加公油”“私车公修”“私票公报”等“私车公养”问题开始在基层各地冒头。凡属“车轮上的腐败”,都要严肃查处。
近年来,嘉善县纪委监委重点针对10类公车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查严处多起利用单位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等问题,相关人员被严肃问责、通报曝光。为确保公车始终“安全规范”行驶,嘉善县纪委监委对全县各单位公车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联合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展三地正风肃纪协同联查,严肃查处公车私用及其背后的“四风”问题。
“现在的工作节奏很规律,除了偶尔开车出趟远门外,每天基本能准时上下班,晚上还能按时接女儿晚自习放学,我觉得日子很踏实、很幸福。”曹师傅说。
出车任务审批后线上通知、用车结束定点停放、车辆加油一车一卡且专人保管、行驶里程签字确认并建档备案……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来,各类“车轮乱象”被刹住后的常态。
如今,不止在嘉善,放眼全国各地,干部上下班自己开车、乘坐公交、骑行步行已经成为日常通勤常态。“现在每辆公车车身都喷有‘公务’两字,还有‘12345’举报电话,老百姓都看着呢。”曹师傅笑着说。(记者 曹溢 通讯员 陈文静)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14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12-06公益诉讼检察积极融入区域一...
- 2022-12-06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
- 2022-12-062025年跨省交叉巡回检察...
- 2022-12-06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积极参与...
- 2022-12-06发挥地域魅力 淮安经开区检...
- 2022-12-06全省检察机关“违规异地执法...
- 2022-12-06省检察院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
- 2022-12-06张毅参加所在党支部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