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内参 > 正文

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时间:2022-02-19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眉县检察院创新履职方式

  推进改革实践,强化法律监督,服务地方经济

  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21年,该县猕猴桃总产量5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55亿元。这一特色产业催生出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11家、电商企业485家、专业合作社189个、微商经营户5200多户,各类大小冷库4700座,贮藏能力30万吨,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眉县检察院创新履职方式,推进改革实践,强化法律监督,服务地方经济,全力支持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立足监督职能 护航特色产业

  2020年10月9日,眉县猕猴桃种植户薛某某等9户果农的5万公斤猕猴桃被骗,价值17万多元。眉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后,眉县检察院随即启动提前介入程序,很快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肖某、徐某的行为涉嫌诈骗犯罪。眉县检察院立即启动捕诉一体和认罪认罚从宽机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快速批捕,准确公诉,及时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近年来,眉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为该县猕猴桃特色产业提供司法保障,对涉及猕猴桃特色产业违法犯罪提前介入,从严从快审查、快捕快诉,全程司法监督。该院联合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委会、猕猴桃产业合作社等,走村入户,以案说法,提醒种植户和合作社守法经营、诚信销售、谨防诈骗,同时会同猕猴桃产业相关单位和机构,制定出台了防范猕猴桃产业链犯罪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猕猴桃产业营商环境,先后办理了涉及假化肥、假农药,破坏猕猴桃特色产业生产、销售、收购诈骗等犯罪案件10多起,为群众挽回损失近千万元,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用司法保障擦亮了眉县猕猴桃产品品牌,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牢记为民情怀 创新检察服务

  2021年9月,眉县检察院先后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沟通联系协作机制,出台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猕猴桃产业发展18条措施》,并在县猕猴桃产业园区设立了检察官工作室,开展上门送法服务,为企业和果农解决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真正体现了“服务大局、为民司法”。

  眉县检察院发挥监督职能、促进产业发展,依法履职尽责、保障产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交流协作、凝聚发展合力,进一步提升保障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检察服务水平。他们将检察服务“前置”,要求干警不仅要做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有心人”,而且要切合实际,做好服务特色产业、服务民营经济、服务群众的“用心人”。

  2020年初,当地群众王某军因琐事与其兄王某宏有了积怨。一天晚上,王某军趁夜深人静,砍了王某宏家200多棵猕猴桃树。案件移交眉县检察院后,该院立即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多方建议和意见,经综合研判,对王某军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两家人最终和好如初。这体现了司法温度,实现了法律惩戒和教育的统一,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为营造“亲商、安商、聚商、富商”的良好环境,眉县检察院携手县工商联印发了《关于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了21条举措,全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如今,眉县发展猕猴桃生态观光园、休闲农业示范园13个,猕猴桃年加工量达到5万吨,研发生产的果酒、果汁、果脯、面膜等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来源:陕西日报

   眉县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www.sn.jcy.gov.cn/jcdt_22157/jckx/202202/t20220211_2674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