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文化 > 正文

第三届新时代检察工作论坛,广东代表分享检察听证“独门秘籍”

时间:2021-10-20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检察院  

  

  10月15日,第三届新时代检察工作论坛在甘肃兰州举行,主题为“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检察机关代表齐聚一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出席。

  全国4个省检察院、13个市、区检察院代表作经验发言。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陈宏作为广东省检察机关代表在会上做《在检察听证平台上打造司法为民拳头产品》的交流发言。

  

  

  第三届新时代检察工作论坛会场

  

  陈宏在最高检论坛上作题为《在检察听证平台上打造司法为民拳头产品》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融入“四大检察”“十大业务”。2021年以来,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等多领域办理公开听证15件,努力做到在价值导向上体现政治高度,在程序办理上体现法治厚度,在效果实现上体现民生温度。

  以“三个主抓”促质效

  公开听证凸显公正本色

  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公开听证制度、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听证工作办法,打造专门的标准化听证室。进一步明晰各类检察业务公开听证案件范围、程序执行、流程要求及文书制作规范等,优化听证程序设置。

  抓好案件质量建设,院领导发挥“头雁”作用,带头主持疑难、复杂案件听证。强化实战培训引导,加大培育、推选精品典型案例力度,提升检察官化解矛盾、释法说理、把握听证的能力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的新要求。

  抓好中立第三方引入建设,针对重大、疑难案件专业性强特点,稳步探索“借力、借智”,引入专家咨询制度,除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会公众及相关办案人员参与听证外,还根据案件涉及的专业问题,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听证,群策群力为疑难案件“把脉”。

  

  

  召开 “耕地保护公益诉讼磋商听证会”

  以“三个把关”促质效

  优质办理凸显专业成色

  严把案件选取关,坚持效果导向,探索公开听证案件类型多元化,既坚持“能公开、尽公开”原则,又注重优选社会关注度高、案件办理存在争议的案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严把案件办理关,坚持将公开、亲历、兼听、说理等要求贯穿听证全过程,把法律讲透、把事实理清。如在办理一宗强奸、猥亵儿童案中,未成年被害人出现重度抑郁症状,多次尝试自杀、自残,番禺区检察院及时启动不公开听证,精准开展司法救助,还创新与医院签订司法救助款项托管协议,由医院按照心理、治疗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结算,确保专款专用。

  严把案件审结关,承办检察官通过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案件情况适时提交检察官联席会议或检察委员会审议,做到依法听证、司法办案和社会矛盾化解一体推进。

  

  

  联合区民政等部门精准开展司法救助

  以“三个延伸”促质效

  成果转化凸显民生底色

  努力延伸公开听证法治效果,在办理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后,增加公开宣告、公开训诫环节。

  合理延伸公开听证办理过程,监督后续落实情况,有机衔接检察职能发挥,最大限度优化办案效果。

  多维延伸公开听证影响力,将案件公开听证信息及时发布在“番禺检察”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网络媒体上,积极开展宣传,让公开听证案件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增进人民群众对检察公开听证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首次针对监护不当,发出个性化“督促监护令”

  

  开展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

  番禺区检察院将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要求,准确把握“应听尽听”,拓展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创新听证方式、保证听证质效,以“如我在诉”的境界和“求极致”的精神扎实规范推进检察听证工作,以每一次公开听证为契机,上好覆盖面更广、效果更佳的法治课,零距离传导检察温度,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原文链接:http://www.gd.jcy.gov.cn/jcwh1/202110/t20211020_34025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