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护山河——第十五期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怒江特写之四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怒江之水,自高山奔涌而下,在险峻峡谷间雕刻出壮阔山河。在这片被自然伟力塑造的大地上,各族干部群众如同扎根石缝的青松,以无声的坚守,将“寸心护山河”的信念融入每一个平凡的晨昏。
美术作品《守丫口护万家》
风雪丫口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海拔3150米。1963年除夕,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被国防部授予“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荣誉称号的怒江片马风雪丫口哨卡,给哨所官兵拜年,这是党中央心系边疆人民的一个缩影,至今仍深深地刻在了怒江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高山之巅的风雪哨所,一代代哨所官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哨为家,战风雪、斗严寒,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摄影作品《巴坡烈士陵园》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巴坡烈士陵园长眠着为守卫和建设边疆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生命的8位烈士。他们中既有本地人,也有从北京来戍边的年轻人,牺牲时最大的31岁,最小的仅19岁。在独龙江从原始封闭走向现代繁荣的历程中,这方陵园始终是精神灯塔,无声传递着“扎根边陲、赤诚为民”的信仰力量。
摄影作品《巡边43号界桩》
中缅43号界桩巍然矗立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海拔4160米的担当力卡山得那拉卡山口,是中缅两国在云南省西北部交界的最后一个界桩,方圆60公里是无人区,被称为“死亡巡逻线”。在巡逻官兵心里,这不仅仅是一块界桩,它代表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代表着一份责任。广大官兵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有我们驻守西南边陲,请党和人民放心,请祖国放心。
摄影作品《背着国徽去开庭》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怒江大峡谷,许多法官时常需要背着国徽,在高山峡谷间穿行,到村民家中或者田间地头去开庭,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着公平和正义。这一抹流动的法治微光,传递着党的关怀,照见了“正义永不缺席”的誓言。
摄影作品《边境幸福村》
美术作品《廉影映新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云南省边境村最多的州市之一,450公里边境线分布着19个沿边乡(镇、街道)、79个沿边行政村。村民从草果林中收获“金果子”、在乡村旅游中端稳“生态碗”,边境幸福村正逐渐成为边疆地区“守住绿水青山、拥抱幸福生活”的鲜活样板。
摄影作品《建设好家乡 守护好边疆》
怒江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 守护好边疆”的殷殷嘱托,坚持抓党建促强边固防,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创新建立边民守边固边“12454”工作措施,持续推动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迭代升级,全力服务保障沿边开发开放。
坚守如一,终聚日月新天。怒江大峡谷中,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用热爱、用汗水、用寸心如磐的坚守,源源不断地书写着“衷心护山河”的壮阔史诗。(杨敏)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yunlingyaowen_0821/1411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暖冬》
最新信息
- 2025-09-15公益诉讼检察积极融入区域一...
- 2025-09-15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
- 2025-09-152025年跨省交叉巡回检察...
- 2025-09-15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积极参与...
- 2025-09-15发挥地域魅力 淮安经开区检...
- 2025-09-15全省检察机关“违规异地执法...
- 2025-09-15省检察院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
- 2025-09-15张毅参加所在党支部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