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领导活动 > 正文

遵义:靶向纠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 坚决守好群众“家底子”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信任……”近日,面对组织的调查,遵义市习水县某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王某某,在忏悔书中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追悔莫及。

  此前,习水县纪委监委在监督中发现该村项目建设存在虚列支出的问题,随即进行核实。最终查实王某某利用职务便利,私自从合作社账户转出资金用于个人及家庭开支的问题。最终,王某某受到严肃处理。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县纪委监委督促县直相关部门健全完善镇、村财务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面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坚决守好群众“钱袋子”“家底子”。

  “找准问题症结,才能聚焦重点精准监督。”遵义市纪委监委针对一些地方存在集体“三资”台账底数不清,违规出借、出租村集体资金、土地,财务审批流程不规范,合同执行不严格等问题,一方面以大数据为牵引,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对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核查起底,摸清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底数,对账实不符、逻辑错误等问题主动发现、主动纠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聚焦违规出借资金等突出问题,对185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督促指导,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序规范。

  坚持以案件查办开路。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领导干部包联系地区、包重点案件、包信访举报、包重点项目“四包”工作机制,集中攻坚查处了一批集体“三资”领域的“骨头案”“钉子案”。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450条,立案35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7人,返还群众财物折合金额2902万元。

  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案发规律及背后共性问题,找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风险隐患,推动行业主管部门逐条逐项制定完善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赤水市纪委监委推动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监督管理等制度机制,进一步规范资产清查、集体收入管理、收益分配程序。绥阳县纪委监委针对太白镇某村坐收坐支村集体资金的问题,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全方位对15个乡镇(街道)118个村(居)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

  (遵义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yw/202509/t20250911_88601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