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10-19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新闻发布会现场

  陶芳德通报有关情况

  

  吴贻伙主持发布会

  

  陈仙发布典型案例

  

  6月25日下午,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情况,并首次以毒品案件为主题对外发布典型案例。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陶芳德出席发布会并通报情况。

  据陶芳德介绍,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把禁毒工作作为检察机关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与公安、法院的协作,切实履行批捕、起诉、监督职能,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从严惩处的态势。2020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批捕毒品犯罪案件795件1194人,同比下降34.24%。依法批准逮捕706件1059人,批捕率达到88.69%。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1764件2659人,同比下降11.27%,其中提起公诉1620件2467人,决定不起诉59件74人。

  “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案件数和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数双双大幅下降,说明我省禁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陶芳德说,但从总体办案情况来看,全省毒品案件依然多发高发,毒品犯罪案件数、涉案总人数在各类刑事案件中位居前十,提起公诉的案件数占刑事案件总数的2.78%。

  陶芳德还通报了全省涉毒犯罪呈现出的四个新特点:一是犯罪人员呈现“四多”特征(青少年增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多、无业人员多、受过刑事处罚的多)。二是新型毒品不断涌现,涉案毒品除海洛因、冰毒、吗啡、K粉、麻古等常见种类外,“蓝精灵”、“笑气”、“神仙水”等呈上升态势。三是犯罪网络化趋势明显,毒品犯罪尤其是大宗毒品交易从传统的“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发展。四是藏毒方式更加诡秘多变,由单一的人体藏毒发展成花样繁多的藏毒方式。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切实履行指控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卖、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犯、累犯、再犯、教唆利用特殊人群贩运毒品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快捕快诉了一批重特大毒品犯罪案件。

  同时积极推进毒品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逐步扩大毒品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精准量刑的适用率。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1122件1428人,适用认罪认罚率达72.01%,有效提升了诉讼效率。

  为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全省检察机关积极组织法治副校长或检察业务骨干进学校、进课堂,开展讲授“一堂禁毒法律知识教育”课程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合力筑起禁毒宣传教育防线。各地检察机关还积极和当地公安、邮政等部门联系,就各地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精准制发检察建议。目前,已有合肥、蚌埠、芜湖等地分别就寄递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及非法制造毒品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均获得良好反馈。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陈仙发布4起典型案例,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典型案例分别是:徐某琼等5人贩卖运输毒品上诉案、吕某生等3人贩卖毒品案、俞某网络贩卖毒品案、胡某卿等34人制造、贩卖毒品案等。

  “毒品是社会的一大毒瘤,也是全世界的公害,严重危害着社会安全和人身健康。”安徽省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宣传处处长吴贻伙主持发布会,他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天下无毒”的绿色环境。

  省检察院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中央、省内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jcyw/202106/t20210628_32931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