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13年,做细档案管理一件事
时间:2021-10-19 作者:佚名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剪刀、棉线、胶水……在周萍的办公桌上,除了一摞摞厚厚的案卷外,总会放着一个装满各种小工具的盒子。她说:“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工具,这个‘百宝箱’帮助我整理了数不清的案卷,是不可或缺的助手。”
周萍是重庆市长寿区检察院的一名干警,在大多数人觉得枯燥乏味的档案管理岗位上,她默默耕耘了13年。
1989年,26岁的周萍步入检察院,先后从事出纳、法纪、批捕等工作。在每个岗位上,她的踏实、细心,都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调整到档案管理岗位。从业务部门回到后勤岗位,周萍没有任何怨言,二话不说就扎进了这个陌生的领域。
山城的气候闷热潮湿,梅雨时节尤甚。为了给档案保存营造最佳环境,周萍每天都要到档案库房手动控温抽湿,一年200多个工作日,几乎天天如此。一次节假日暴雨大作,周萍担心雨水从窗户渗入档案室,便顶着大雨返回单位,进入档案室前她先把衣服、鞋子擦干,确认档案安全后才放心离开。
在一些人看来,档案管理人员就是一名“搬运工”,在检察系统属于“边缘”工作。但周萍不这么认为,她将自己的工作比作最后一道“防火墙”。“案卷材料是否齐全、装订顺序是否合规、页码数字是否正确……”周萍说,每份案卷到手后,自己都要一页一页过目。
13年来,大大小小的案卷,都经她细心检阅。有同事建议,可以用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她却说,自己是案卷流程的末端,不能因图省事图方便而让“问题案卷”归档。
“这份工作交给你,我们就放心了。”领导的肯定让周萍备感欣慰。周萍说,同事们的信任,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肯定。
2013年,长寿区检察院搬到新址办公,启用档案智能管理系统。50岁的周萍拿着笔记本,反复咨询技术人员,很快将设备操作、软件运行等新技术“啃”了下来,确保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每个岗位,都是检察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3年如一日,周萍用自己的细心与坚守,为这句话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李瑞丰)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xjym/202109/t20210924_5307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追记朱金超:把忠诚融进血液里
下一篇:松花江畔“护花人”
最新信息
- 2021-10-19姜丽娜:不惧挑战,不断突破...
- 2021-10-19丁宁: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
- 2021-10-19省人大代表张薇:以更加实干...
- 2021-10-19学习英模事迹汲取奋进力量—...
- 2021-10-19全省检察长会议,听听代表委...
- 2021-10-19全省检察长会议,听听代表委...
- 2021-10-19全省检察长会议,听听代表委...
- 2021-10-19岁末添喜讯 我区一人入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