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检察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检察文化 > 正文

百年党史 | 七天七夜,37名船工和2万多红军,用6条木船做了一件大事

时间:2021-06-11   作者:   来源:  

  

  《红色纪事·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之间

  落差大,水流湍急

  流经云南省禄劝县段

  江面宽约600米

  1935年,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途经于此

  面对前有天险、后有追敌的极端险境

  在当地百姓和船工的帮助下

  打破了“自古金沙不夜渡”的传统

  七天七夜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1935年2月4日至14日,中央红军第一次进入云南,在此期间召开了扎西会议,会上做出了在军事上重回黔北的重要决定,返回贵州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夺取娄山关,取得遵义大捷,佯攻贵阳。为粉碎蒋介石欲将红军歼灭于川滇黔地区的计划,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于1935年4月23日第二次进入云南。为摆脱敌人的重兵围剿和围追堵截,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实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面对敌军的疯狂追击,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在电文中对红军部队渡江进行了详细部署,分别安排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从元谋龙街渡、禄劝洪门渡抢夺渡口,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作为中央纵队,赶到皎平渡抢夺渡口。但由于龙街渡、洪门渡的渡江条件不足,最终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均赶往皎平渡渡江。

  红军拿下皎平渡渡口后,在当地船工张朝寿的帮助下,共找到6条船只。红军紧急成立了渡江指挥部并制定了渡河守则,船工们分为六人一条船,三人一班,歇人不歇船,夜以继日地摆渡,最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2万多人在37名船工的帮助下,经过7个昼夜的奋力摆渡顺利渡江,实现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今天,我们站在宽阔平坦的皎平渡大桥上,看金沙江水湍急如潮,仍慨叹于当年红军部队精妙的战略部署和大无畏精神,同时,也为禄劝人民和红军的故事深深触动。

  记者采访中,中共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感慨道:“红军长征过禄劝历时12天,在红军队伍与百姓的接触中,让老百姓知道了红军这支队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队伍。红军留下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直鼓舞着禄劝人民,在新的征途上不断开拓、奋斗。”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检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检察内参 w.jcnc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